发布单位:北京中科汇成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8-17
人体中心线是一种不断变化的---中的线,它随着---的变化而变化。正常重力是通过被动的韧带张力和小的肌肉主动活动产生的力矩得以均衡的,并使压力适宜地分布在负重面上。过度的拉力施加于韧带和肌肉或异常的负重面都将影响重力线的位置,改变人体的姿势。在正常人群中,可以发现正确的姿势有轻度偏差,站立姿势通常包含着大约4cm的前后倾斜。
目测法
被评定的对象取自然站立位,检查者分别---同的方向观察被评定的对象。
1.从侧面看与人体中心线有关部位的情况,如膝是否过伸或屈曲,是否有前、后倾斜或旋转,脊柱的胸、腰弯曲是否过大,头的位置是否屈曲或倾斜,腹壁是否有凸出等。
2.从后面看,中心线有无左或右侧倾斜,足部跟腱和跟骨情况有无异常,髋部有无股内收或外展,有无倾斜,脊柱有无侧偏等。
3.从前面看,足部足趾位置和纵弓有无异常,膝部髌骨的位置,有无倾斜,肋骨有无旋转,头部有无倾斜或旋转等。
步态是指人行走时的姿态与特征,在广义层面上,步态可以定义为一切下肢活动的信息与特征,包括行走、跑动和其他一切涉及下肢活动的运动等。行走等活动的实施与完成是多个系统和器宫协同的结果,因此相关系统与器宫的病变可以通过步态异常反映。越来越多的正常与病态步态研究显示步态不仅可以作为康复训练的客观评价指标,在一些累及认知功能域的老年退行---变中,步态异常在病程早期即可发生。
步态参数具有时空二象性,其动力学特征可以通过中心加速度等直观反映,步态参数主要包括时间参数(跨步时间、支撑相、摆动相、步速、步频),距离参数(步长、步幅、步宽、抬脚高度),角度参数(足夹角、俯仰角、翻转角),动力参数(地返力、中心加速度)。正常步态参数在不同年龄分层、性别、身---背景下,有较大的取值范围,因此,个体周期内步态参数的变化在步态康复与健康应用领域更具有实际意义。此外,步态参数间的组合,如时间与距离参数的组合,通常可以反映步态在单位时间的变化率情况。研究表明,这些间接参数在双任务等条件下,对一些认知退行性---的评判具有较好敏感性。整个步态周期可以通过量化的步态参数得以反映和重现,步态参数的准确性、灵敏性和重现性使得步态逐渐成为一种生物标志物。